Ad-1251
中國房地產新見聞(1)
李健源 Kenny Lee
一位居住在灣區的老華僑, 因為年歲己大的原因, 很想解決了祖傳下來, 留在家族中幾個後人名下的了國內房屋. 所以一直打聽我們能否代為一穿針引線, 令他早日放下這個包袱, 了結上一代交託下來的心愿.
也因為有幸地幫他們一起去完成了整件出售國內房屋的過程, 而所見所聞也令自己對發展中的中國房地產制度和架構有了不少的改觀. 很有感觸地覺得: 中國正在朝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如果保持方向不變, 中國將會朝著建全的制度化, 規律化進步.
首先在描寫實地觀感之前, 先插上一點的感想: 在此之前, 我們有覺得, 中國對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不公平---文化革命, 上山下鄉令他們的大好青春白白地流失, 到年近半百時, 國家不但沒有任何的優惠, 反而是讓他們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之中, 紛紛被迫下車, 男仕要下海經商, 女士要下崗失業. 看著一班童年時的同窗, 傾聽著他們的失落, 往往是為他們心有不忿, 怨氣填胸.
但, 這一次, 陪同著這一位老華僑走入中國的房地產交易中心大樓, 僅半天的時間之後, 己經令我看法大有改變, 漸漸地同意了中國的這一種改革, 就是: 教育由新一代做起, 圖畫由白紙劃起. 長江後浪推前浪, 也只有要這班童年時的同窗下崗, 才可能有全新的制度產生.
當走入大廳時, 首先就見到: 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十八至二十左右, 臉面上還一片稚氣. 相信不少客人都會抱以懷疑的目光, 認為他們做得來嗎? 但, 很快您會發現: 他們青春勤奮, 有活力, 又敏捷, 操作電腦快而準. 本來應該處理一個數以萬計房屋的交易中心, 又正值房市近期的高漲, 這里必定是人流擠擁, 水泄不通. 但奇怪的是: 所有程序都是井井有條, 由詢問處發號, 到房屋交易, 直到繳稅計費, 全部都環環相扣, 處理很快. 只要是文件齊備, 一宗交易僅一,兩小時內完成. 相信這種時代的超前, 是我們這班童年時的同窗所望塵莫及的.
記得人人都說過, 自己也深有感觸: 在過去的中國, 凡事都要後門, 要靠後台, 要用行賄, 送禮, 甚至更骯髒的交易, 這己經是眾所週知的祕密. 在協助這位老華僑辦理房屋轉手的過程之前, 己有不少的朋友暗示過: 可能要托人事關係和金錢疏通才行. 對於在廉潔制度下生活的人, 的確是匪夷所思, 不可想像的.
但在大廳內的這班年輕人, 表面上真的看不出他們身上會有父輩的影子. 到大廳里辦事的人, 必需排隊在電腦機前索取編號, 然後依序被得叫到輪候的櫃位前呈遞和審核文件, 所有過程都被公式化地查閱, 如果文件不齊全的話, 就需要下次再來, 而下次再來時就一定不會被編排到同一個櫃位或同一個職員接著做, 因為每次電腦叫號輪到的話, 如果不應號辦理的話, 排號就會作廢, 必需由頭取號重排. 這一次, 我們也曾經被發現缺少了文件, 第二天再來時, 櫃位變了, 人也變了, 但審查的程序依然不變. 難怪身旁有人說: 現在, 您想塞個紅包給這些辦事員還真不可能呢. 況且, 你還真不知道該塞給誰, 整個櫃位欄全部通透到每一個小動作都看得到. 您相信嗎? 老華僑這次辦完整個交易, 沒有化過一分的 “黑錢”.
這一點, 起碼是廉潔的開始, 也是整頓和改革走出的第一步. (下回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