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Ad-1247

美國房地2009年內的變化()

李健源  Kenny Lee                                                                                                 

今期我們再看一看: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在2009年年中,有什麽的變化,然後在下一期再看齊小故事之(),看看是否同意本文的觀點----“美國房地產的風再”.  

小故事 (2) 

林小姐是一名去年才由州立大學畢業出來社會做事的女青年.由於勤奮好學,她在大學二年級就開始做課餘兼職,基本上大學的後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都不用父母負擔.畢業之後,她又很幸運地考入到一間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公司里工作, 首年薪己達十萬元, 對於初出茅廬的一代來說, 己是很富足和幸運的了

也正因為這樣,林小姐的父母很擔心女兒大花大用,家無隔夜錢,不會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所以,從小就向她灌輸中國人土地觀念和節儉持家立業的一套.當然,林小姐在求學期間分租房屋時也深深體會到租屋所受到的種種限制, 明白擁有自己居所的好處

2009年年初, 工作了僅半年的林小姐,向父母提出了將積蓄用來買屋,供屋的夢想.她的父母當然是滿心歡喜, 但也担心女兒工作不很久, 美國經濟又滑落,會否也落入失業大軍之列呢

, 行動上也還是一力支持. 第二天就開始在女兒工作方便的區域開始大搜索行動. 當時, 銀行屋, 短售屋漫山遍野, 層出不窮. 林小姐父母两夫婦,一有空就去看房屋,踫上休息日,有時,一看就是十幾二十間, 回到家里才篩選. 林小姐在這里生活了四, 五年, 當然也算識途老馬了, 加上地產經紀的指點,很快就將看過的上市房屋歸類, 喜歡的, 就先下Offer, 累計一下, 由一月份看到五月份, 所下的Offer不下過百. 有的銀行屋叫價不高, 但競爭很大, 曾試過有68Offer在競逐, 最後高出底價近一半而成交. 短售屋的Offer, 久久沒有回應, 幾乎沒有回事一樣.  

難為天下父母心,磨破鐵鞋無覓處,應該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了吧.真的,大約在六月初,一間曾經在一月份以短售屋叫售的房屋,竟然在這個時候有反應,銀行方面開始討價還價.要求賣方補償現金三萬元,或者以無抵押欠帳形式分七年支付歸還銀行六萬元.而買家則因當時年中的房屋市值己比年初貴,故要調高一萬元

林小姐與父母開始認認真真地注意和分析這間屋:地區位置處於交通方便,旺中帶靜.周邊大公司和商業林立,属於有潛質區域.房價偏低的原因,是推出上市當時,市場正是一片狼藉之際.當時, 即使再低,也沒有人有衝動去買.如果換在現時,一定被搶高不少.再者,如果賣家很接受銀行放他退出的要求,不會將該些損失轉嫁到買家身上的話, 即使加多這一萬元, 也還是遠低過市值的, 一句話: 買得過

很慶幸, 本來可以發窮惡的賣家, 可以籍詞拒絕支付該六萬元, 但竟然無條件地接受了銀行的還款計劃, 這也令這宗交易不致於中途腰折. 而林小姐則只是在半年多前的低潮期叫價35萬元上僅加上一萬元, 就正式搬入去做業主了

 前幾天, 林小姐很興奮地致電告訴她的朋友: 她的房屋對面, 與其相同格式的另一間房屋, 日前己以55萬元售出, 可見她的房屋升值近20萬元之多呢

本故事的重點是說明: 去年中市場回升力明顯强勁, 究竟下半年又是如何呢? 請留意下一期的結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