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Ad-1151

逆境中的地產同業心聲

李健源  Kenny Lee                                                                                                 

記得半年前, 傳媒曾作過一次訪問,問到一個有關地產界面臨市場放緩,會不會出現公司裁員的問題,我回答他們:我們身為Agent經紀, 其實也是自僱人仕, 在房地產買賣或貨款放緩的情况下, 只會被自然淘汰, 而不會像大機構, 大集團那樣,分批派發大信封.  

其實, 不少的地產同業在低迷的季節, 己經盡自己的能力, 爭取自己的生存, 大部分同業都是盡忠職守, 在市民未對美國房地產市場恢復信心之前,不會刻意去虚構前景,以免誤導別人. 這一點, 在制度建全的美國地產從業員操守的嚴格規範之下, 大家都會做得到的. 例如:有經紀為了要吸引你去購買一間房屋, 曾向你表示這間屋下個月一定會升值等等,這己違反了地產公會的道德守則 (Violation), 如果證据據確鑿, 會受到公會的聽證和惩罰的. 

, 相對的在今時今日, 也有不少同業面對很多的挑戰, 或者說是刁難,其實, 有苦自己知, 今天值借下列一個例子, 也讓大家知道一下經紀人的辛酸, 但並非借此盼求甚麽憐憫,因為弱肉强食, 汰弱留强是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 

劉小剛是一位中度資深的經紀,入行六年多,日前向我講出一個最近發生的個案: 

 三個月前,他在一位律師朋友的介紹下, 前往柏克萊市 (Berkeley) 面見一位賣家許太太. 許太太前幾年房地產好景時, 左右逢源, 得心應手, 由一間小屋變成了幾間大屋, 當然財大氣也粗了. 近期, 因收入欠佳,供屋貸款緊張,也就考慮將柏克萊這間房子出售, 以舒緩一下. 

許太太對劉小剛說:我之所以打算用你帮我賣屋, 是因為那位張律師的關係才找上你, 現在人浮於事, 在馬路上隨便都可以撈上幾個經紀, 而且你只能收3%佣金供買賣雙方經紀, 還有, 售價一定要達到我的要求和標準,另外, 你要負責花費所有的裝璜, 否則我不會給你賣, 我現給你機會, 是讓你借此生意賺錢,. 鄰居也是經紀,她己答應了全部的條件,你不做, 大有人要做。 

許太太的一番話令劉小剛深受打擊, 這自尊上的侮辱令小劉非常難過,但奈於市道惡劣,每一個機會都不愿意放過, 况且公司常常教導自己, 以客為尊, 以客為上. 小劉仔細計算一下許太太列出的條件:

1.      許太太的叫價是以去年中時的形勢估計屋價, 比現時起碼高出10%, 根本無法賣到此價.

2.      許太太提供的3%佣金, 以目前市道的低迷, 必須吸引外間的同業經紀帶買家來, 而且非要提供 2% 2.5%給對方才有吸引力. 如果來客少, 自然賣不出高價, 也可能很久賣不出。

3.      許太太要求全屋做裝璜, 例如擺設一些床, 櫃,檯, 椅和花草盆景等, 設計和陳列都是要租賃的, 每月費用要2000-3000

4.      還有一條不為人知的祕密, 原來那位律師要收介紹費5000大元. 

劉小剛冷静分析一下 許太太的條件也是太苛刻了, 例如:

1.      以目前的市道和經濟,高出市場太多的房屋, 除了個別的區域外, 一般都難以有買家搶高,故盲目叫高, 脫離實際的空想, 只會是浪費各方的時間.

2.      許太太肯付出的佣金是超低, 實際小劉一方所得只有0.5%1%, 同公司拆帳後, 小劉所得到的是很微薄, 還要支付廣告費,宣傳費,開放費用,來往三藩市每次的過橋費,汽油費等。如果要連續開放三個月, 每週2-3, 其佣金己將所剩不多.

3.      裝璜費更要命, 如果連續租三個月, 就己經6000多元, 幾乎佣金就用光了.

4.      給律師的介紀費,其實也不合法, 國稅局允許給持牌經紀的介紹費為不超過佣金的25%, 而一般人的介紹費是250元可以免稅, 很顯然, 小劉要為給律師的介紹費付稅..

許太太的條件令正處低迷收入的小劉也望而卻步, 並不是懶隋和賺錢少, 而是發現:做了也是白做, 不但不賺,反而要亏. 小劉在嘗試與許太太多次解釋, 但協商不果, 只有婉言拒絕….. 两個月後, 電腦上的待售房屋中, 許太太的房子仍然是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