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Ad-1122

輕信的慘痛教訓(1)

李健源  Kenny Lee                                                                                                 

一位來自香港的張先生, 目前仍在徨恐和不知所措之中, 他的真人真事希望會引起社會大眾的同情,更重要是他想借此機會提醒一些新移民或買屋人仕要有所警覺,同樣也是對我們經紀隊伍中一些害群之馬的有力控訴

張先生两年前, 單槍匹馬地取到移民綠咭來到美國三藩市, 適巧遇到美國歷時十年的房地產熱潮, 雖然由於香港還有捨不得放棄的工作, 短期幾年內, 還不打算來美國定居, 但為了將來打算,也想趁熱潮將自已的積蓄滙過來, 在美國購買一些物業作投資, 說不定三,,十年後有所收獲

一個初來步到的新移民,當然是無法知道那一位地產經紀是值得信任的, 於是就在報紙上隨便點一個就是了.被點中的這位是能說會道的劉經紀. 電話約好後, 劉經紀就開着他的賓士來接張先生到處看房子了

半天下來,張先生看中了一個两單位的房子, 叫價100, 張先生告訴劉經紀, 他可以滙來美元30萬左右,其余的需要貸款. 劉經紀這時候說話了, 他告訴張先生: 因為張先生是新移民, 沒有信用, 又没有固定工作, 銀行是不會貸款給張先生的. 張先生一聽,腦子里就嗡起來了, 這豈不就是買屋沒門了. 劉經紀這時候又說話了, 他叫張先生不用擔心,我劉經紀可以帮您忙, 我們两人合作買下這房子, 您出頭款,我去貸款, 將房子租出去的租金用來供款, 不夠的, 由我劉經紀捱義氣去搞定它. 不過頭款按銀行規定,一定起碼要40

張先生考慮一下, 也沒覺什麽不妥, 一家便宜两家着, 凡正自已也没有資格貸款, 這種合作也不失為是两存其美. 在認識不到五個小時後, 一宗很爽快的合作就這樣談成了. 張先生馬上將自已在香港的儲蓄死湊硬拼地整夠40萬美元, 不消一星期, 就滙到了美國,當然, 在張先生離開美國回香港之前, 張先生已經看他自已的姓名和劉經紀的姓名都一齊登記在屋契上, 各佔一半

两年來,張先生回來過美國两三次, 每次見劉經紀, 他非常的客氣和熱情, 張先生擁有一半業權,两年來不用支出但也無收入, 本來也相安事, 但不知為什麽, 他的第六靈感告訴他,此事總有些不妥, 但又說不出. 張先生每次都托朋友代為去政府部門查閱,看一下房子有没有被人偷偷賣掉, 結果也是令張先生放心

近日, 張先生又來美國了, 他的疑心又驅使他走入銀行, 想借口查詢以他的現狀能否向銀行貸款, 而順再查証一下他的房子主權是否有異. 結果, 銀行一個較詳細的報告, 讓他嚇了一跳-----原來, 在两年前他滿心歡喜做業主而乘飛機回香港後不到一個月, 劉經紀居然未得到他的同意, 擅自在銀行用房子再抵押, 借出了另外對20萬元, 而且, 銀行還印出了一份已在市政府登記的張先生授權書, 授權書寫明張先生同意授權給劉經紀可以代張先生簽署所有的貸款文件. 而授權書簽署的日期, 張先生的本人卻已經返回香港, 張先生一眼就認出: 這張授權書是偽造的! 但奇怪的是:居然有一位持牌的地保官在授權書上加簽確認: 張先生是本人當着地保官面前簽署的故事已到高潮,篇幅所限,請允許下期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