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102
$0頭款房貸實例(下) |
李健源 Kenny Lee
上期講到一個真實的$0首期出現的問題, 今期借此分析一下這個個案中隱有特別動機的可能性, 與大家一齊探討下.
這里面可能會牽涉到幾個問題:
1, 買家是否早有預謀, 借貸款的理由向銀行套取現金呢?
---買家因為知道 $0首期是不用付錢作頭款去買屋的, 而且他也知道, 公證公司手續費, 市與郡要收取的交易税,檢查房屋的報告費,銀行貸款的手續費等都是要用錢,但他也懂得依法例, 他可以最高向銀行多借出不多於房屋售價的3%作為公證公司, 銀行等的手續費用. 也就是說, 他不用花錢就可以取到入屋的鎖匙, 高招!
2. 貸款經紀有無伙同買家偽造買家的個人收入而瞞騙銀行呢?
----要知道, 如果想向銀行借出100%的屋價, 銀行很重視申請者的收入能否供得起貸款, 例如, 每月要供$6,000元,他必需要收入$18,000左右. 雖然叫做不查收入,但並不代表不需要申報. 在貸款申請表中仍然要填報, 包括工作單位, 收入及工作年期, 僱主聯絡電話等資料都需要填寫. 相信每月收入$18,000並不容易, 是否真實, 令人懷疑,恐怕如果銀行或政府部門彻查的話, 很可能是有虛報, 這就涉嫌有欺騙成份. 幫他貸款的經紀是否真的不知情呢?作為一個專業經紀, 應該有足夠的知識去分辨及應堅守自己的準則才對, 否則,東窗事發, 自已的執照會成問題的.
3. 買家有否利用自住為理由, 為銀行收屋做好安排呢?
----不錯, 如果買家僅有一間房屋作為自住用途, 假若無法供款, 銀行再三商討而無法解决的話, 銀行只有用折價出售, 拍賣的方法將房屋收回, 當然, 銀行是絕不想出現這一步, 因為銀行並非地產公司, 無人力也無物力去出售房屋, 特別是$0貸款, 銀行是一定虧大本的. 但是, 如果該房屋是用來出租用途, 則銀行如果同意折價賣或拍賣時,賣不到原價的部份會算作業主的收入, 除了要申報入息税外, 假如業主一有工作收入, 都可能要自動扣回給銀行。
4. 當時市價理應無法估值到70萬元, 而買家的貸款估值員為何能做得到呢?
---- 市值估價, 本來是銀行用來參考該房屋附近相類似的已售房屋的價格來斷定是否值得借出該貸款, 一般來說, 估值員的機動范圍是1-2萬元上下, 但可能有人會為利所誘, 想辦法做大估值價, 以令銀行相信該估值有効,今次銀行的損失很可能引致銀行或有關部門翻查估價紀錄, 或者, 估價員也可能被涉及在內. 其實, 銀行的在職人員或者當時也知道申請$0首期貸款的資料會有問題, 但是上級有明文規定, 即使損失也與自已無關, 也就置之不理就是了。
5. 裝修建築商提取了4萬元之後, 一走了之, 其嫌疑是無可置疑的, 能相信無預謀嗎?
----如果裝修建築商提取了4萬元真的是用來裝修該房屋, 還有理由解釋, 如果根本無做任何事情, 或與裝修規模不符, 相信有關部門不會容易放過這位裝修建築商, 其實, 實際的利益最明顯就是在這4萬元上面, 至於是否串通和有預謀, 恐怕要銀行或有關部門調查後才清楚.
事件由有關部門正在處理中, 相信很快自有分曉.